“三连冠”的含金量,都在这里→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首批6个涉外商事海事调解典型案例,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美国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成功入选。该案创新采用“一案调、多案结”策略,通过“关联性审查+系统性化解”方式,一揽子化解境内外多起诉讼,破解信用保险冻结、平行诉讼赔偿、产业链断供三重危机,为外资企业参与中国市场提供法治保障。


IMG_0095.jpeg


这是佛山法院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缩影。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法院执结企业案件44182件,到位金额147亿元,“解决商业纠纷”“企业破产”两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连续三年排名全省地级市第一。


“我们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佛山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佛山两级法院正在系统性构建全周期司法护航体系,通过“高效司法+创新服务”双轮驱动,以法治之力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提供坚实法治支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佛山中院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抓手,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审判“三合一”改革,构建起覆盖确权、维权、用权的全链条保护体系。


面对侵权行为日益隐蔽化、复杂化的挑战,法院重拳出击——2024年,在海某公司商标权案中,佛山法院精细化计算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全额支持原告千万赔偿诉求。41件超百万判赔案件彰显了打造知识产权“严保护”高地的司法决心,让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


IMG_0097.png

佛山中院法官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和现场答疑,为企业提供了极具实操价值的维权指南


既要雷霆手段,也要春风化雨。佛山法院创新构建“诉前调解+司法确认+速裁快审”解纷快车道,联合市场监管部门设立诉调对接工作站,让企业维权省时省力。2024年,近5700件著作权、商标权纠纷在诉前成功化解,知识产权案件受理量实现“三连降”,67.71%的诉中调撤率见证司法智慧与市场规律的完美融合,这份成绩单生动诠释了“保护越有力,创新越活跃”的良性循环。


聚焦“制造业当家”的城市基因,佛山中院出台《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实施意见》,对陶瓷、家电、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实施“靶向保护”。通过重点打击仿冒混淆、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有效破解企业维权“举证难”“成本高”痛点,让司法保护与创新发展同频共振。


走进克某公司车间,生产线正全速运转。谁能想到,这家曾负债4000万元、被170家供应商追讨的企业,如今已斩获行业大奖。有此转变源于顺德法院创新的“出售式重整”方案——将核心资产与在建订单整体转让给重整投资人。3600万元资金的注入,让108名员工保住了岗位,债权人会议以96.32%高票通过了该方案。


在佛山,这样的司法救治已成体系化实践。“新时代破产审判工作要充分发挥司法救治功能,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佛山中院民五庭庭长李海荣表示。


IMG_0098.jpeg

佛山中院上线全国首个困境企业风险预警平台


2024年5月,佛山中院上线全国首个困境企业风险预警平台,通过“实时监控+定期反馈”,精准把握司法介入救治困境企业的最佳时机,提升企业重整成功的可能性。


同时,针对重整过程中的融资难题,佛山法院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创设全国首个司法重整投融资平台,通过司法信用背书引入5家银行年度授信25亿元。截至目前,已有千某医疗器械公司等12家企业经法院裁定获得融资超16亿元。


借助《中小微企业快速救治司法工作指引》和破产审判“三识别”机制,3年来,28家重点企业通过司法重整程序“涅槃重生”。今年年初,广东高院发布破产重整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及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事例,佛山法院2起破产重整案和“全流程企业重整识别机制”分别入选其中,司法救治的系统性创新凸显。


今年上半年,佛山聚力推动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48.08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61.88%,跑赢时间进度12个百分点,交出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佛山以法治之力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让企业投资更安心、发展更有信心。


“司法服务送上门,不仅专业更方便!”大塘法庭庭长麦景桃回访时,大塘工业园区某物流企业负责人陈先生由衷感慨道。


这样的贴心服务,得益于佛山法院不断优化司法服务机制的积极探索。佛山法院正创新打造“巡回审判+法官挂联”模式,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提供“一对一”司法服务,让司法保障更精准、更优质。


IMG_0096.jpeg

三水法院乐平法庭法官到企业生产车间实地走访


目前,佛山中院联合市司法局共建14个“法治园区”,覆盖丹灶氢能、乐从家具等特色产业集群,构建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的纠纷治理新格局。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园区纠纷诉前化解率达93%,涉企案件数量下降25%,法治护航成效显著。


司法服务既要优质,也要高效。在数字化浪潮中,佛山法院以科技赋能司法服务,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以前写起诉状像写小作文,现在半小时就能搞定。”南海法院的“示范文本辅助生成智能设备”,让万余宗案件的庭审效率提升30%以上,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禅城法院金融类案快调快审系统、顺德法院金融案件“一站式”线上诉服中心、三水法院AI送达机器人、高明法院“一案一人一账户”系统,无不体现着司法为民的智慧创新。


当前,佛山正向着“再造一个新佛山”的目标砥砺奋进,佛山法院将继续以公正裁判守护市场规则、以司法力度稳定发展预期,护航佛山企业在法治轨道上轻装上阵、稳健前行。


记者手记:

创新司法举措保障企业发展的佛山样本


连日来的采访,让我们看到了佛山司法护航的深层逻辑——法治不仅是冰冷的规则,更是能被触摸的温度与可感知的力量。


美国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的卷宗里,藏着这种力量的生动注脚。法院用“一案调、多案结”策略,一揽子化解三重危机,为美国公司继续参与中国市场提供法治保障。佛山法院护航民营企业发展,在44182件执结企业案件、147亿元到位金额的数字里,更在“解决商业纠纷”指标连续三年位居前列的成绩单上。


南海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那台将起诉状变成“填空题”的智能终端,每天都在改写司法服务的效率刻度。当27项服务“云端迁移”,当超百万次电子送达取代奔波,节省的不只是时间,更是给企业创新腾挪的空间。


当氢能企业的研发图纸和陶瓷企业的品牌故事被司法护航,这些生动场景共同诠释:法治不仅是规则准绳,更是可感知的发展温度和创新底气。


从困境企业风险预警平台的“未病先防”,到知识产权千万判赔的“利剑出鞘”,再到14个“法治园区”的“贴身守护”,佛山法院构建的全周期法治护航体系,为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实保障。


来源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点击跳转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