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公司的生产量和销售量比破产重整前基本上翻了一到两倍。”近日,在回访过程中,佛山分析仪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峰难掩喜悦,第一时间将好消息与承办法官李慧分享。
为了挽救这家濒临破产边缘的老牌民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因案制宜,灵活运用“诊疗式”重整模式,通过确认财产增值保值方案、“资金池”管理等方式让分析仪公司实现企业不停产、经营不间断,最终顺利迎来“新生”。
突遇变故陷寒冬
佛山分析仪有限公司前身是曾位列全国四大分析仪器厂之一的佛山分析仪器厂,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制定了多个地方、行业、国家标准,也是国内少数几家有资质制造、生产一氧化氮气体流量控制仪和检测设备的生产商。高速发展时期,公司年销售收入额曾高达1.5亿元。
但就在市场前景一片向好之际,2020年,公司实控人突然去世,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分析仪公司及其两家关联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债务危机。同年11月,债权人向佛山中院提交了破产申请。
破产重整迎暖春
“在接手这起破产清算案时,我们内心都感到十分痛惜。”承办法官李慧和合议庭成员在仔细查阅案件材料后,发现分析仪公司及其余两家关联公司互为担保,分析仪公司破产正是源于上述关联企业用款产生的负债。区别于两家关联公司核心价值为土地资源,分析仪公司名下没有厂房和土地,其核心资产仅为商标、专利、医疗器械生产资质等无形资产。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听取各方意见等“视触叩听”式问诊切脉,合议庭留意到分析仪公司的产品拥有稳定客户源,在清算过程中也有源源不断的订单邀约。“企业职工及高管团队都对公司有着深厚的感情,且分析仪公司仍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价值,不能贸然宣布破产。”李慧认为。
法官实地走访企业
针对分析仪公司资产的特殊性,合议庭因案制宜,以实现破产财产最大化、提升企业投资价值为目的,最终裁定通过了“继续经营生产,保障企业财产保值增值”的管理方案。分析仪公司保留最具竞争力的医疗类核心业务,破产管理人则在法院监督下采用“资金池”方式持续经营,将破产财产减损的风险控制在有限范围内,并严格监控订单成本,负责资金管理,使产能得以维持,原有的生产销售合同全部履行完毕、实现盈收,职工就业也因此得到保障。
除了帮助企业自主“造血”外,合议庭采用“合并程序审理+分别重整”的模式引导破产管理人对三家企业的核心资产进行充分披露,并公开招募投资人。期间,破产管理人根据案件推进情况制定重整预案,并顺利获得债权人会议通过。
化解危机获重生
在保证企业不停产、经营不间断的情况下,佛山分析仪公司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今年5月,佛山中院依申请适时将佛山分析仪公司一案由破产清算转入重整程序,并通过重整计划草案。
重整计划执行阶段,合议庭持续关注分析仪公司债务执行情况,并在信用修复、税收处理、职工安置等多方面为企业重整扫清障碍。
多方努力下,企业保住了市场份额,化解了债务危机。今年8月,包括分析仪公司在内的三家关联企业最终重整成功,盘活资产总额达2.12亿元,房产58132.8平方米,土地面积71084平方米,化解金融不良债权2.17亿元,职工债权得到全部清偿。